(通讯员:张梦祺)2025年寒假,文化旅游学院积极组织推进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来一场与家乡的“实践”重逢,在基层的广阔舞台,用一次生动实践留下最珍贵的青春纪念。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寒假的别样趣味吧。
寒假实践时,青春绽光芒
旅游2301王玉珊:
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了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道白松社区的志愿活动。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沟通交流,如何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理解他们的需求,这些经验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与其他志愿者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旅游2302杨思宇: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这个寒假,我响应号召,回到家乡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堰塘村参加社会实践,我的实践岗位在乡镇的文化站,主要负责协助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以及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通过这次实践,我看到了家乡在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巨大潜能。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成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子进社区,实践暖寒冬
旅游2401吴子浪:
寒假期间,我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洪一乡吴家村村民委员会,参与了社区老年人关怀、儿童辅导以及社区环境治理三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深刻感受到社区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次实践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与教育或社会工作相关的职业,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英2301黄黎明: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恩施州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参加了区工委组织的寒假托管班,这次实践让我收获满满。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耐心授课、辅导作业、与孩子们积极互动,通过与他们沟通,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育的意义。未来我也将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努力提升自己,为将来投身基层工作、服务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践出真知,寒假不虚度
旅游2403钟得钰:
今年寒假,我回到家乡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藨湖村村民委员会,参与了打扫卫生、慰问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我和一位叔叔走访了许多村户,在走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乡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许多老人独自居住,子女大多外出务工,这些老人不仅面临着生活上的不便,更承受着精神上的孤独。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我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宣传支持。

旅游2401何东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寒假,我积极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竹林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交通劝导员。岗前培训时,交警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交通规则和劝导要点,可真正实践起来,才发现远比想象中复杂。不仅要维持交通秩序,还要随机应变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交警工作的辛苦,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