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奉献的新时代好青年,根据团中央、团省委有关工作要求及团市委专项工作安排,今年暑期,校团委特设立“红色研学”“探寻数字工匠”“省情市情调研”“地域文化研究”“暑期支教”等主题,审批立项16支团队146名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武软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展现青春活力。

7月4日-9日,我院“茶乡智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利川市文斗镇堰塘村,开展了一场以“茶旅助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团队来到堰塘村村委,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堰塘村共有村民小组13个、977户、3313人,耕地10453亩,在2020年,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村民收入,在文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堰塘村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栽种“冷后浑”茶苗1218亩,移栽绿化树近万余株。对堰塘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潜力的调研,为团队的后续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团队前往“利川红”高山红茶基地谪仙茶园进行实地调研。在谪仙茶园中,队员们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了“利川红”的历史故事、茶产业发展现状、种植技术以及高山茶园的茶旅融合现状。基地负责人表示:“‘两叶一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紧紧围绕‘利川红’茶叶种植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思路,与全体村民共同缔造具有堰塘元素特色的示范村。”
在堰塘村高山茶的主要加工厂和销售基地——“星斗山”利川市硒红茶叶有限公司,队员们不仅参观了茶叶生产线,学习了茶叶从采摘到加工的全过程,还就茶叶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策略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公司负责人为同学们讲述了茶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茶礼仪以及“利川红”的产品风格,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利川红”茶叶的独特魅力。


除了茶叶特色外,队员们还走访了多个农户家庭,深入调研当地农产品的种植及对外销售情况。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题,队员们集思广益,计划为当地农产品设计精美的包装,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跟着村民一起采茶、除草,亲身体验了一次茶农的生活。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茶旅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茶旅融合”之中,团队成员前往中共湘鄂西十字路会议旧址和贺龙老街参观学习,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为队员们讲述了“贺龙的脚印”的历史事迹,将队员们的记忆带回到了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大家深受触动,研学旅行专业的队员韩莹莹表示:“回去以后,我要将这段红色历史融入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次“茶乡智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的锤炼。通过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感受到了自身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基于调研的丰富成果,团队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动态,结合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为堰塘村打造一个集旅游景点展示、红色研学路线、“利川红”茶叶介绍、农产品展示及售卖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切实助力村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繁荣发展,为实现乡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